
海报
2018年11月25日--12月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暨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举行。清华美院金纳、王巍、叶健、丁荭四位教师作品参展。

四位参展教师合影
金纳

在创作中,坚持党的文艺创作方针,坚持民族绘画现代化的创新之路。主要专业方向为中国花鸟画,主攻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和研究,在继承宋元重彩绘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注重从审美精神到笔墨技法上深入精研。
其作品气质、艺术格调上,强调“野逸”多于“富贵”,并把西画的元素融入工笔画创作,形成了工笔花鸟画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和新的艺术面貌,构成了其工笔花鸟画的风格特色,得到学术界的肯定。

《晨曲》 (参展作品)
在教学中,坚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遵循从临摹、写生到创作的教学规律。通过临摹,精研传统;通过写生,升华感受;通过创作,营造意境。鼓励学生表现新题材、尝试新材料。主张在白描临摹中加入写生训练,既培养学生的笔墨造型能力,又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为创作打下厚实的生活基础。

《春光》 纸本水墨 2016

《春之舞》 纸本水墨 2016
在25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于花鸟画创作的教学体系。近年来,源于个人对现代花鸟画大家田世光、俞致贞花鸟画教学与创作的梳理,又将现代花鸟画的临摹、赏析引进教学中,包括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贞、潘天寿、王雪涛、郭味蕖等大家。现代花鸟画---无论是表现题材、技法,都与古人的花鸟画面貌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在表现新思想、新境界与时代精神上,值得当代花鸟画家借鉴与学习。

《春菊》 纸本水墨 2016

《春色》 纸本水墨 2016
叶健

《诗经》中有一首《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这种最古老的,最自然而生动的植物在作品中幻化成了年少的、蓬勃的生命,并且她们得以以最原生态,最传统的形式展演。
在那一双或明亮清澈,或淡然笼了轻雾的眸中有些许美好,有些许好奇,有些许胆怯 …矿物颜料在水的作用下,随自身的颗粒变化在画面上驻足、流动,跳跃着一种灵动,一种不可复制的抒情,演绎作品中那一份天真、纯净与美好的心灵。
《蓼蓼2014 NO.05》(参展作品)
《蘧蘧 NO.08》 (局部) 纸本水墨重彩
不知什么时候,古今与中西,已经成为我们谈论绘画绕不过的难关了,我想最佳的表述,或许在创作中而不仅仅在理论语言中。当面对画面的局部时,我常常有意识地处理为所谓抽象表现主义的抽象画风,当目光收回,我又回归于地道的传统之内,局部与整体的谜局,是抽象具象之间肆意的转换,它给了我新的空间理念与维度。

《蓼蓼 2015 NO.03》
纸本水墨重彩(参展作品)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始终强调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审美格调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对于关注艺术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实施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学术观点的争鸣。既要让学生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又不能完全沿袭常规的俗套的表现方法,探索和尝试新的表现语言,继承传统的意义,在于发展和创新。
《老人肖像》(局部) 纸本水墨重彩
《花季的祈祷 NO.03》
(局部)纸本水墨重彩
王巍

《凉山风情》灵感来源于四川彝族人的赶圩场景,当面对那一张张慈善、和蔼并且带有一种期盼的眼神的面孔时,刹那间迸发出了具有一种“生命活力的意义”。能感受到我就生活在他们的中间,分明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寻找香巴拉》 2015
而他们的那种单纯的喜、怒、哀、乐,他们那与世无争的满足感,让我惊奇而艳羡,仿佛似曾相识,又好像从天而降,因为那是人类不加任何修饰的心态,是最纯真的人的一切存在。
《魅力凉山州》 2018
我的心灵会燃烧起来,乃至整个胴体也似乎被激活了,我无法自已,似乎和他们一起吃饭,一同走路,一块睡觉……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他们的白昼黑夜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中国画《凉山风情》 (参展作品)
《彝族少年》 2013
绘画艺术以传统技法进行修炼,首先是把合理性的绘画语言进行提纯,并吸收东西方艺术与民间艺术的有益成分,注入现代东西方文化观念,用自己的表现语言去关注当代人和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建构现代语境下的绘画创新体系。
《朝圣》 2015
丁荭

我的工笔在构图上尝试营造一种空灵浪漫的意境。空灵是于虚实之间的交叉,有着空濛净透的审美品格。在我的画面中,形象往往被放置于大片的背景之中,例如作品《万物静默如迷》,就尝试将物象的实在与虚罔的空间交错并置,使人既有可“看”之处,亦有可“品”之地,似乎在虚处有着更多未尽的笔墨,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我向往的境界。
《酴釄为枕睡为乡》(参展作品)
这些年来对于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了一些体验,而这些亦是生活中产生诗意的基础,也是艺术创作中诗意的情感来源。在纷乱的、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纯粹静寂,不虚夸浮华,不刻意巧饰, 充满浪漫诗意,直指人性本质,以诗化的语境加以表达的绘画作品,应该可以使心灵得以净化和共鸣。

《回头望》 纸本 2018
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以规矩和规范,还应当多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画的创作规律,寻找合适个体的语言形式,探索当代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深入研究理解中国画创作内在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理念,并强化以专业的表现手法去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及审美精神。

《喜鹊头》 纸本 2018
中国画教学中需要时常提醒学生以专业的中国画技法从事绘画实践,因为很多学生对于中国画一知半解,并无情感,更无情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身教至关重要,并且将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艺术道路能走多远。对于从事中国画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责无旁贷!

《笨鸟》 纸本 176x60cm 2018
(图、文:美协中国画艺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