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展讯 | 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2024.09.11

展览前言

徐 虹

以林风眠和吴冠中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艺术道路,走过了百年。它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的景象:中国现代艺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东方,没有忘记关注它已有的文化传统。但这种守望东方的视线是个人情怀和兴趣所致,带有极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成为新艺术生长的基础而不是束缚它的绳索。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新艺术的开创者和领头人。他年轻时留学巴黎,接受西方绘画的严格训练,但同时也感受到东方艺术宁静悠远的美。当他看到博物馆中陈列的瓷器时,就被那细致光洁的肌理、简约流畅的线条和优美雅致的形象所打动。他对其他民间艺术也有极大的兴趣……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看见一条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创作之路。

他将陶瓷表面晶莹的光泽感呈现于画面,用流利的细线条描画人物,他画里的少女如披着天国的光辉,圣洁又有灵气,身兼东西方古典人物的理想之美。他画夕阳下的原野树木,暮霭中的葱绿竹林,在显示生命的蓬勃之力同时,也蕴含着悠远沉厚的宁静之美。他静物画中的鲜花、水果、盘子、水瓶,戏剧人物画中的服饰、化妆、灯光、道具,在主观线、色、形的重组中,呈现一种时空交错叠加的形态,诠释了现代艺术之美的要义……在评价林风眠用坎坷一生探求而得的成就时,他的学生席德进说:“将来中国的美术史一定会这样写:‘林风眠以前的中国画,和林风眠以后的中国画’。”

吴冠中是林风眠的学生,他的艺术探索之路发端于法国留学时期。他用流畅的线条自由地描绘巴黎近郊的景色,这种风韵让现在的观众看了也觉得优雅而有现代风格。他回国后开始画风景人物,环境允许时很快走向用表现性手法创造艺术。之后,他又在表现风格和抽象风格之间作自由地切换,画出更为强调主观感受的作品。但总体上看,始终有一条主线引导他艺术的方向,那就是他的“风筝不断线”观念。

何为“风筝不断线”?就是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绘画创作的形象来源和意象的产生、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结构图形的变换等,都与人的经验世界关联。从吴冠中的作品看,他画的山川大地,强调线与色的节奏,如弹奏着的活泼舞曲,让人感到春天到来之际的欢欣鼓舞。他画的白墙黑瓦,干净利落如天空中飞鸟的划痕,让人如处梦幻般晶莹世界之中,一切皆空明剔透。他画的渔船、山崖峭壁,将眼前景物和远处景物互换叠置,感觉比写实更符合心理现实……吴冠中将生活中的所见诗意化,将日常题材非常化,很像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所以他的“风筝不断线”不是刻板地描摹生活,而是在自由创造中吸收生活的养分。他用水墨的方法解决油画的“中国气派”难题;用油画的方法解决水墨的“现代转型”难题。这种“水陆兼程”的双向实验使吴冠中的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取得巨大成就。而“风筝不断线”之意也因此延伸,比如对待异质文化的态度,开放吸收还是“闭关自守”?再比如对待传统的态度,自由探索还是遵守固定程式规范?

探索中国现代艺术之路,回应百年社会转型呼声,这是林风眠和吴冠中所代表的几代艺术家的使命。他们的个性、气质、天赋、背景不同,所选择的艺术探索路径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殊途同归,以自由创造的激情共同谱写了现代中国艺术的光辉篇章。

部分展品欣赏

林风眠

(1900-1991)

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1921年起,先后在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1926年回国后,历任国立北京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林风眠受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锐意推进艺术运动,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不拘一格、广纳人才,组成了多画种、多风格、高水准的师资阵容,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格操守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在当时最为完整、规范的美术教育体系。林风眠1960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73年转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1977年移居香港,1979年受法国政府邀清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举办“林风眠画展”。

《品茗》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29.5cm×32cm 20世纪4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静物(之七)》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7.5cm×68cm 20世纪4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琵琶仕女》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34cm×34cm 20世纪50年代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农妇(满筐)》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7cm×68cm 20世纪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读书声》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77.5cm×93cm 20世纪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菖兰》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8.5cm×65cm 1961年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

《立》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33cm×33cm 1963年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

《白莲仕女》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8cm×66cm 20世纪60年代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青衣仕女》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6cm×69cm 20世纪60年代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风景》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68cm×68cm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芦雁》 林风眠

纸本水墨设色 48cm×72cm 年代不详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吴冠中

(1919-2010)

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1936年进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42年毕业后任教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公费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50年归国,曾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营建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1991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2001年文集《画外话·吴冠中卷》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届人民文学奖,文集《吴冠中谈美》获中国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出版总署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生通讯院士;2003年荣获文化部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6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文学荣誉博士。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旅途》 吴冠中纸本

铅笔、水墨 27cm×21cm 1950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巴黎郊外乡村》 吴冠中

纸本水彩 21cm×27cm 1950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西藏女乡长》 吴冠中

纸板油画 36cm×28cm 1961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瓜藤》 吴冠中

木板油画 61cm×46cm 1972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水田(一)》 吴冠中

木板油画 47cm×60cm 1973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青岛红楼》 吴冠中

木板油画 46cm×61cm 1975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狮子林》 吴冠中

纸本水墨设色 173cm×290cm 1983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楚国兄妹》 吴冠中

布面油画 42cm×32cm 1990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忆故乡》 吴冠中

布面油画 100cm×65cm 1996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灯下人》 吴冠中

布面油画 80cm×65cm 1999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故宫》 吴冠中

纸本水墨设色 48cm×44cm 2006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现代艺术之路

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10日-2025年1月3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二层展厅

总 策 划

杜鹏飞 王一川 江 鹏 丁 设

策 展 人

徐 虹 陈 翔

览统筹

王晨雅 陈兴鲁

展品统筹

钱进益 张 莉 曾玉婷 潘旭辉

策展助理

葛秀支

视觉统筹

王 鹏

视觉设计

王 鹏 王美懿

展陈设计

王 宁

展览执行

陈兴鲁 王 宁 潘旭辉 葛秀支 安 夙 桂立新 邱旻彧 顾瑜堃 叶 婷 窦亚杰 李垚辰 崔然然 高 宁 赵青芃 司一珂 李 皓 李旭东

宣传推广

孙大鹏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张瑞琪

行政事务

张 珺 马艳艳

英文翻译及审校

曹 莉 白申昊 张晓婵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纪录片提供

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100084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