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

张夫也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主编
美育领域,张夫也教授在中国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研究的体系,开设了我国第一堂《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全国相关艺术院校,包括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都将此课定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他撰写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填补了我国这一学科研究与教学的一个空白,成为该领域中旗帜性的著作,直至今日仍被指定为必修教材。
艺术领域,张夫也先生以独特的笔触和审美观念,将传统与现代、空间与时间相融合,将天地灵气融入画作,呈现出令人陶醉的视觉盛宴。

2023年9月2日下午,“天地入心——张夫也绘画艺术展”在前门北京坊W5B2举办。张夫也教授及策展人陈岸瑛教授、校友王相女在内的100多位艺术家莅临出席。
本次展览展出了56幅张夫也教授的抽象风格作品,为张夫也教授退休后首次较为全面的个人展览,主办方薄荷公社精选了数十幅偏抽象风格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进行展出,展览前言由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刘巨德教授撰写。 张夫也教授以独特的笔触和审美观念,将传统与现代,空间与时间相融合,呈现出令人陶醉的视觉盛宴。
展览分为五个展厅,由创作缩影厅、花语厅、笔墨变法厅、黑白水墨厅与展览回顾厅组成,充分展示了张夫也东西合璧,兼具现代审美的创作理念。
「创作缩影厅」
创作缩影厅涵盖了张夫也教授早年写实油画作品《海湖印象》、最早的抽象水墨画作品之一的《初冬》以及20世纪初笔墨变法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红篱》《黄蓠》,集中地反映了张夫也在油彩和水墨表现方面思考和探索的轨迹。



「花语厅」
“一切花语,皆是情语”
花语厅展示的是张夫也的意象花卉系列油彩作品,该系列画作是他近几年为更深入研究和体验色彩表现规律的重要尝试。
张夫也画花源于君子之爱。他喜欢花的芬芳品格,却不以花之主题作伤怜之意,他笔下的花清新、灵动而绚丽,这也是艺术家心境与情怀的折射。
此外,这些花卉小品还受庞薰琹、吴冠中等艺术家融合中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认为艺术创作应打破门类、画种的藩篱,让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民族艺术相融共生。



「笔墨变法厅」
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期间,吴冠中先生对张夫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夫也跟随吴冠中先生不断学习、吸纳抽象的绘画语言,画面大胆尝试归纳删减,从大自然的结构、黑白关系中试图提炼新的语言,将自然的三维空间结构、物质关系转变为平面的审美形式,这也为日后的创作探索埋下了伏笔。
约在国外访学期间(20世纪90年代前后)张夫也的绘画进入新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不断探索,创新,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坚持创作。张夫也一方面跳脱出物体的固有形象,不再受限于形象的束缚,另一方面他在绘画材质上做多方面的尝试,在宣纸上不仅仅施于水墨,还大胆的尝试丙烯、水彩、水粉等颜色,甚至还在宣纸背面描绘形象,张夫也将每幅创作都视为珍宝,并称他们为“变法”。
2011年的《春林物语》等一系列为描述荷的作品,意蕴隽永、致淡致远,画面富有诗意,都能看出笔墨变法的成果,物体大多脱离具象的状态,通过平面与画面形式进行主题的表达。荷素有高洁之寓意,笔、墨、纸、水、色彩等元素的组合敏感地传达出画家本人的坚韧、自由与超脱的情情感内心,展现了他的那份自如与由心,以及吐露心灵的那份宽大为怀与儒雅高洁的自我标识。



「黑白水墨厅」
黑白水墨厅展出了他最早的抽象水墨画以及代表性的黑白水墨写意作品。《淳》、《萌》、《诗》、《曲》、《皓》等是张夫也2018年的作品,为了排除过多干扰,除了印章和毛笔名字外,作品只有水和墨参与,运用墨的五色来铺陈画面。古人曾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即色彩和水墨在某种意义上一样都要服从精神意念的表达。



「展览回顾厅」
黑白水墨厅展出了他最早的抽象水墨画以及代表性的黑白水墨写意作品。《淳》、《萌》、《诗》、《曲》、《皓》等是张夫也2018年的作品,为了排除过多干扰,除了印章和毛笔名字外,作品只有水和墨参与,运用墨的五色来铺陈画面。古人曾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即色彩和水墨在某种意义上一样都要服从精神意念的表达。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本科生黄露漫、曹源昕担任讲解员,为各嘉宾进行深入讲解,引导深入观展。张夫也教授也在现场讲解并接受了相关采访。
展览主题:天地入心
艺术家:张夫也
策展人:陈岸瑛、王相女
展期:2023年8月28日-9月20日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坊W5号楼B2薄荷公社展厅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早上10:00—下午10:00
(图、文:艺术史论系教授 张夫也、校友王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