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一个环艺设计学生的非遗路
2022.09.0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项工作领域,施宇峰和我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我们过去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我昔日的学生施宇峰从很早就进入到这一个领域,那个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项事业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知。

每一次去云南昆明,我都要找到施宇峰,喜欢听他讲他所做的那些田野调查的故事和经历。他的投入状态,令我感到吃惊,如果把那些巨量的数据罗列出来,恐怕会让很多的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一个在市场经济中机会多得很的“环艺”毕业生,会主动投身到这样一份辛苦又不被世俗关注的事业中?

直到有一次他和我聊起了有关云南少数民族营建环境的文化传统和理念,我才真正理解了他。他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实践,学习掌握了一些现代文明以前,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营造的人工环境的密码。他的发现对我的启发也非常之大,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些长久生活在城市里,浸泡在现代文明中的人,早已丧失了和身处的自然环境对话的能力。

施宇峰(右二)团队在下者偏采访

下者偏田野调查工作组(左三为施宇峰)合影

下者偏村调查前的建筑分区编号

在震惊全国的翁丁古寨被焚毁事件之后的一个专家学者的论坛上,施宇峰作了发言,我觉得他的观点有真知灼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建立在他十几年来长期深入调研所获得的认知基础之上。我为自己曾是他的老师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苏丹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兼职教授


一个环艺设计学生的非遗路

文 | 施宇峰 图 | 施宇峰、吴穷

2009年,我从清华美院环艺系毕业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任教。我带着一颗设计师的雄心到了云南,渴望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着的创作机会。

我很快意识到,想要在云南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必须要关注其丰富的民族构成,并且与多样的地理环境相呼应。所以,我几乎没费太多力气就找到了做云南乡村设计的方向。但一开始,这种想法并没有立即转化为实践,毕竟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乡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左至右:施宇峰与吴学源老师、苏丹老师合影

没多久,项目就找上来了。罗平布依族小学规划、腊峰小学规划、昭通文庙等一系列的景观设计项目接踵而至。我很快在这些设计项目上得心应手:理性的分析、规范的制图、绚丽的图表……,迅速找到了设计的“窍门”。但日后我反思这段经历,发现其实内心是很排斥这种“窍门”的,总觉得和云南没什么关系,尤其和乡村没什么太大关系。

环艺设计的理性思维让我的这种“自信”伴随着不安,那种“基于真实的震撼”不停地在提醒我思考一个问题:云南乡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这种反思源于苏丹老师的影响。记得刚入学时,见到老师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他将手里的雪茄轻轻地放到桌边,转过头来犀利地看着我们,说:“环艺设计的学生,就要有对当下的敏感”。这个场景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环境意识”是苏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即设计不仅仅由设计本体而决定,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周边环境的解读,甚至可以极端地理解为设计不是由它本身所决定,而是由环境来决定。

因而,在云南做设计,对在地的环境进行关照是我无法绕开的,于是我开始思考那些过于绚丽的东西到底适不适合这片土地,或者说开始思考设计到底应该是什么?设计是否仅是设计师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说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概念?从根源上看,这些所谓的设计与当地人的生活相比,生活的真实让一切华美的概念都失色。

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三科并立”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样的学术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专业的看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将自己“对象化”,站在“他者”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世界。这种理解不仅是情感上的理解,更体现在工作方法的不同,它要求研究者要融入社区生活,同村民一起居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行为和他们所处环境的关系。

制作蜡染的白倮妇女

制作围腰的藏族老奶奶

和景颇族群众交谈

在环境意识和田野工作的指引下,我从单纯的设计角度开始关注村落中人的活动和土地之间的关系,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让我慢慢意识到活动对空间的影响。空间只是人们活动的背景,将空间里面人的每一项活动都安排妥当,空间的形态就可以大致勾画出来,设计也就可以转变为对空间里人的活动的描述。这种感悟告诉我,与其去创造一个空间,不如通过环境意识和田野工作方法,去记录和理解一个空间。

壮族民居测绘手稿

一颗印民居剖面图

一颗印民居色彩与材料分析

记录和理解对于村落设计是尤为必要的。云南的乡村众多,由于民族、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各不相同,每个村子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把云南的乡村设计好,就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

于是,我开始用空间标注村子里的活动,从节日庆典、祭祀活动、婚丧嫁娶、到饮食穿住等等,都标记出具体的点位。在点位上对于很多细节,如民居是如何建造的,节日是如何庆祝的,演出是如何进行的,在哪里进行表演,群众在什么空间里进行观看等等,我都会做上标记,然后分析推演。就这样,我的工作也慢慢从跟着项目跑,变成有意识地去记录云南各地各民族的民居村落的形态,工作的重心也由原来的设计转向做各民族民居和村落的测绘与调查。潜意识里,我也慢慢从一个设计师变成云南文化的记录者。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为我日后遇上“非遗”做了必要的铺垫。

2015年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田野调查培训工作,我作为民居营造技艺方面的指导老师受邀参与了前期踩点和调查。这次调查活动让我第一次深度接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的概念,让我对非遗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广南下者偏省非遗中心田野调查

合影,第一排右八为施宇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将“文化空间”这一概念阐述如下:“文化空间可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但也可确定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这种具有时间和实体的空间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并将其设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既不是单纯社会学视域下文化事项的生存环境或者文化生态概念,也不是文化地理学视阈下文化区概念,它是一种时空伴随的文化实践复合体,它强调空间、时间、文化实践三个维度的叠加。

环境意识强调空间中人与实践活动“在场”,非遗又强调“此时、此地、此人、此物、此实践”,两种思路在一个环艺设计从业人员的身上一拍即合,于是乎我开始寻找自己的非遗之路,我的工作方式也逐渐转变为用文化空间的思路结合环艺设计的表达方式,对云南民居和村落进行标记与调研。

在对民居进行田野调查过程中,我不仅进行物质空间的测绘,还会记录民居建造的过程、建造仪式以及发生在建筑里的各种生活,包括饮食、歌舞、会客、节庆等,观察这些活动在建筑空间里是如何发生的。而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比较完整的传统村落,但是通过其场域空间内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等非遗项目,就能相对可靠地勾勒出该传统村落的原貌。

藏族木雕建筑装饰调查

大理萂村测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文化生态环境、讲究整体和系统、关注活态流变等,让非遗学成为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典型代表。而环艺设计弱化本体、强调关系、边缘模糊、多元融合的特征,也使其天生适合与非遗保护相融合。环艺设计的思维助我在非遗路上继续前行。

关于非遗和村落的若干思考

关于非遗:

文化保护最迫切的是要保护它在社区的“功能”,村子是现阶段还能完整承载文化“功能”的不多的物质载体。所以,从文化角度来说,村落规划的首要目的即为完善村落结构,使之能合理承载文化的“功能”。

用非遗元素进行创作的文化创意与非遗有关,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过多强调文创是对非遗的破坏。“变”是非遗的特性,但这并不是非遗工作者要做的。“活态流变”是以几代人为尺度,表现出来虽然是“变”,但其本质还是群体长时间的选择。

景颇族巴扎乐队调查

芒旧新寨、铁匠向工作组介绍寨子

芒旧新寨头人和李克介绍寨子建筑情况

“保护性破坏”和“设计入侵”,前者是对非遗的过度挖掘,后者是艺术家与非遗过度结合。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因为“旧”也不是因为情结,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种子库”,为的是若干年后我们需要时,还能在这个种子库里找到原始的种子。

关于村落:

空间与人的活动,相互塑造。村落设计虽然表现出来的是造物,但其实质反应的则是人的活动。因而,村落设计并不仅是概念的表达,而是生存的选择,大众基于生存的选择远比设计家刺激感官的概念来得震撼。

彝族白倮村寨

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可以在脑中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库,这项枯燥繁杂的工作可以帮助村落设计师在关键时刻找到解决问题的密码。扩大前期调查的比重,并形成完整的村落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设计入侵”。

“异质性”和“地域性”,使得村落设计几乎不存在通用的手法和法则。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对现场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到适宜的办法。传统文化富集地的设计更应该强调对传统的解读,是基于传统的有节制的设计,而不是过多强调设计绚丽的部分。

非遗实践

调查报告:

2010《德宏佛寺建筑调查》

2011《彝族传统族民居营造技艺调查(撒尼人)》

2012《纳西族传统族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2014《白族传统族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2015《傣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2016《壮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2017《哈尼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僾尼人)》

2021《藏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2022《布朗族传统族民居营造技艺调查》

调查村落:

2010 瑞丽市姐相乡贺赛村委会大等喊村调查

2011 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村调查

2013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翁丁村调查

2013 保山市蒲缥镇老街调查

2014 呈贡县马金铺乡横冲村委会梁家箐村调查

2015 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调查

2015 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委会曼竜勒村调查

2016 广南县者兔乡者莫村委会下者偏村调查

2016 富宁县板仑乡龙迈村跳宫节调查

2017 孟连县芒信镇海东村芒旧新寨调查

2017 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委会底养村调查

2017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老姆登村调查

2017 宾川县大营镇萂村调查

2018 永德县小勐统镇苏家寨调查

2018 马龙县旧县镇袜度村委会四旗田村调查

2018 华坪县中心镇马路梁子村调查

2019 永胜县六德僳僳族彝族乡双河村调查

2019 德钦县拖顶乡念萨村委会车里各村调查

2021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调查

2021 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调查

2022 沧源县惠民乡芒景村委会翁基村调查

2022 大姚县赵家店镇江头村委会姚弯河村、黄羊岭村委会苏家坟村调查

作者简介

施宇峰

毕业于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系

云南民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负责人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级非遗项目评审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云南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并致力于非物质文化与村落空间关系的研究。

足迹遍及云南十六个地市一百多个县的近千个乡镇,对云南26个民族的民居和非遗都有深入的了解 。

多次作为指导专家参与云南省文化厅非遗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培训活动,辅助完成十余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工作。

设计实践:

主持云南昭通文庙及周边景观设计、鲁甸地震广场设计、云南马龙四旗田村景观设计、中国纺织协会2017上海非遗展展馆设计、云南省文学艺术馆音乐展厅设计。

资料来源|编辑转载自 四面空间 公众号

文|施宇峰

图|施宇峰、吴穷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100084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