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老(1920.5.29-2015.9.7)
今年是阿老先生诞辰百年,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原拟定隆重举行阿老百年诞辰纪念展,向一代名师致以敬意,不料受到疫情影响,便决定在学院网上平台举行纪念活动。
学院要我与张京生、郭秋惠一起整理阿老先生的文图资料,为此做准备。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始终讲着一口广东普通话的阿老先生,又更加清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似又见他从容低调、笑容可掬地在教室指导学生,或背着画夹,或拿着速写本与学生们进出校园的情景。阿老低调,但他的艺术人生给时代留下了许多高光,为国家的文化宣传、出版、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画《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 朝花美术出版社1954年出版
阿老曾用名老宪洪,是我国著名革命文艺家,美术、艺术设计教育家,舞蹈人物画家,也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和美术学科发展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还曾是学院德高望重的老副院长,并兼任装潢系主任。
阿老少年时代酷爱美术,他的形象记忆和表达的天赋很高,每看戏剧电影,对其中印象深刻的人物能够立刻默写下来。阿老家境殷实,但他为追随理想,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投身新四军,后调至新四军军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他深入战地生活,创作完成了大量表现战斗英雄事迹及老百姓支援前线的生活速写,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革命士气,同时他结合时局创作的年画、连环画、插图以及书籍封面设计等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他扎实的艺术造型功底和纯熟的人物速写技巧,来自于生活和创作实践,从而奠定了他人物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

《捷报》石版画 尺寸不详 1947年
为加强党的宣传工作,解放战争开始,阿老调任山东新华书店编辑部美术组长;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奉命赴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美术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又担当全国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副主任,负责政治类、文艺类书籍的封面、插图等设计工作,如出版的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其他中央首长的著作等,发行量很大,他主持或他直接做装帧设计从不署名。1951年,他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创作室副主任。阿老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和出版工作,他既负责组织美术创作,同时自己也要全力投入美术创作、书籍装帧设计、插图,还要操持出版发行工作。他是难得的一位文化宣传、出版领域的多面手、实干家。

《话剧< 胆剑篇>越王勾践(刁光覃饰)》速写 尺寸不详 1961年

《罗马尼亚艺术家访华演出》速写 1961年
20世纪50年代,照相机很少,出版印刷照片的条件和质量有限,阿老的速写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出手快,在文化出版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人民日报》等国内重要报刊杂志经常特邀他到舞台现场画速写,作为报刊文化要闻宣传插图,既为国内外艺术团体文化交流留下了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又成为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的美术作品。 他还配合时代风气创作了大量新年画,如以水粉创作的《中朝人民部队在前线联欢》1952年1月1日发表于《人民日报》,获文化部年度年画创作二等奖,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当年编辑发行的英俄法外文版新年画选集。《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曾刊载于当时全国小学课本第一页,并作为新年画出版印刷168万张(至1964年印刷20次)。 阿老先生还擅长插图,如小说插图《狱中》《小城春秋》《跟随毛主席长征》《和毛主席相处的日子》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特别是1955年阿老、华三川等名家为柯蓝、赵自的文学作品《不死的王孝和》所做的插图绘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曾是我母亲在我童年时为我们兄弟所读的文学作品之一,晚上临睡前母亲朗读内容,白天我与弟弟一起再看图说话,生动的人物造型、场景、情节与文学内容配合很好,我们一看图就能将故事的大概内容复述出来。

《惠安妇女》水彩 20世纪60年代
阿老在艺术创作中注重生活、勤于实践,创作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美术作品,他的名字与人物速写和插图作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为全国广大读者所熟知,受到艺术界的瞩目。196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名家《速写范本》,其中选入他的数幅舞蹈速写人物作品。

《演出后台》油画 20世纪60年代
1958年,阿老从人民美术出版社调入北京艺术学院,从事美术教育。1964年,该校调整撤消,阿老与卫天霖、吴冠中、白雪石、俞致贞等名师一起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前身),从而壮大了学院美术专业的师资力量。
阿老从事美术教育30年,热爱美术教育事业。他前期从事文化宣传和出版工作的经历,为美术教学,特别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教学积淀了重要实践经验。他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内容丰富且广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涉的速写、素描、油画、创作等各个方面的课程自成体系,且与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紧密。他常常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以实践告诉学生设计与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将自己所学、所理解的艺术关键问题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学体系积淀了重要基础。他对于艺术的执着和教育的热情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师生。

《草原轻骑》彩墨画 1973年
20世纪70年代,阿老开始探索和创作彩墨舞蹈人物画,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造型功力,使他很快娴熟地掌握了笔墨技巧。他以其智慧与天赋将线的节奏和彩墨的韵律巧妙结合,将舞台上各民族舞蹈人物的神韵与情调凝固在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芭蕾舞《白毛女》彩墨人物系列作品、《绣金匾》舞蹈人物作品、《南亚之舞》等东南亚舞蹈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绣金匾》彩墨画 140cm×93cm 1980年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突尼斯舞》彩墨画 1980年

《西班牙舞》彩墨画 1980年
阿老善于将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融入色彩和水墨之中,用婉转、灵动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塑造人物动态的旋律之美,表现出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情和格调,形成庄重典雅、艳而不俗、和谐优美、明快的风格。他的彩墨舞蹈人物作品受到国内外大众的赞誉和喜爱,很多作品被国家重要机构及博物馆和海内外人士收藏。阿老的舞蹈彩墨人物画是中国现当代彩墨画中不可多得的一个流派。

《草原上的热巴》彩墨画 1987年
阿老天性善良、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朴实正直,处事从容,专业精湛,躬耕育人,始终对艺术抱着一颗忠贞、赤诚之心,将一生献给了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和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是学生们爱戴的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

《藏舞高原晨曲》彩墨画 2004年
阿老说:“我画了一辈子画,从参加新四军到全国解放至今,始终坚持艺术创作,我对画画一直有着强烈的兴趣,我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我的彩墨舞蹈画,画的是我心中舞动的真、善、美。”
是的,他的彩墨舞蹈作品是其心之舞,流露出他的真诚、善意与温情,流露出他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流露出他朴素单纯、低调的人格魅力。
百年阿老, 墨彩心舞不老。在北京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谨此奉上我们对阿老先生的敬意。

《南亚之舞》彩墨画 2005年

《唐舞》彩墨画 2005年
阿老年表
1920年
5月29日(农历四月十二),生于广州市,原名老宪洪。祖籍顺德伦教北海村。
1932年
毕业于广州市立第二小学。
1938年
毕业于广州市教会学校培英中学。
高中毕业后赴香港,在岭英中学任美术教员。准备考大学。
1939年
考入上海之江大学教育系。
1941年
诗歌《夏夜杂话:影剪:颕姚》、 短文《影剪:白雪》《影剪:小的》《影剪:古雪》发表于《三六九画报》第10卷。
1942年
10月,由韦悫(之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后为江淮大学校长)动员,进入苏皖边区华中抗日根据地江淮大学学习,参加革命。

上世纪40年代,青年时期的阿老。
1944年
7月,加入新四军,在军部政治部宣教部宣传科任科员。协助宣教部部长钱俊瑞办杂志,并以木刻等形式创作抗日宣传画。
为根据地杂志《新华论坛》设计封面,创作木刻插图。
因“宪”的繁体字老百姓看不懂,以“阿老”为笔名。

20世纪40年代,阿老与新四军战友合影(后排右三为阿老,右二为王文彬,前排左一为陈允鹤)。
1945年
10月19日,支部大会讨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
2月,调山东滨海任华东新华书店编辑部美术组长,从事书籍出版、装帧设计、插图、年画等创作、设计。
1948年
漫画《救活不了》《一母所生》《九月二十五日美联社称:这是一个“动摇蒋介石政权根基”的军事胜利》《王耀武“率部突围”》、图画作品《瞿秋白遗像》《捷报》发表于《新华文摘》第2-3卷。
1949年
4月,赴北京,调任中央出版委员会编辑部美术组副组长。
7月,与林枫(1926-1998,原名曹爱贞,1942年参加新四军)结婚。
木刻作品发表于《新华文摘》第4卷第2期封面。
1950年
4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新华书店总管理处,调任美术室副主任,负责政治类、文艺类书籍的封面、插图等设计工作。
11月,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工作室副主任。
《列宁像》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0年代,阿老、林枫夫妇于北京。
1951年
油画《我们伟大的祖国》发表于《人民日报》。
新年画《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2月,到广西柳城县参加土改工作六个月(至1952年6月)。
1952年
肖像画《周恩来总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印10万张。
新年画《中朝人民部队在前线联欢》(获文化部1951-1952年度年画创作二等奖)、插图《千斤丰产的李菊梅》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3年
6月,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关于改进文学书籍插图和封面设计工作的座谈会。
11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插图《进军康藏高原中的一个青年团员》《小八路军》发表于《人民日报》。
为杨朔的《三千里江山》、鲁迅的《祝福》、老舍的《大杂院里的人们》、袁水拍的《华沙 北京 维也纳》绘制插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为万正的小说《狱中》绘图,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55年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4年
新年画《中朝人民部队在前线联欢》(明信片)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新年画《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毛主席热爱儿童》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插图《突击“二五六”高地的战斗》《坚守阵地的英雄》《戴着战士荣誉勋章的姑娘》《“一二一一”高地的英雄》《来自“三八”线的朝鲜母亲》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5年
因中德文化协定,由出版局派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书籍装帧设计和印刷。
速写《印度文化代表团的几位艺术家》《卡塔克舞舞蹈家》《阿克萨拉(歌舞)》《青年骑士(舞蹈)》《南阿尔巴尼亚组舞》《莎达舞》《门的内哥罗舞》《林德若舞》《竹丛联欢舞》《克拉科维亚克舞》等发表于《人民日报》。
插图《小八路》,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1956年
《煤矿伤亡事故不可避免吗》文章插图、速写《石油工业先进生产者们在会场上》《达鲁纳舞》《巴拉王舞的仙女》《耍熊》发表于《人民日报》。
小说《十五贯钱的故事》(林慧文编著,阿老等绘图)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小说《越狱记》(万正著,阿老插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出版。
1957年
速写《泰国舞蹈长甲舞速写》《泰国歌舞剧“洛坤”中的“洛乍娜选婿”》《饲养员细心照顾小猪仔》《插秧忙》《“不要紧,再看两次就好了”——在农庄医院的外科室里》《当别人正在歇晌的时候——农庄的中学生》《奥杰塔和王子》和《在农村安家立业——记陈春槐副县长回家办社》文章插图发表于《人民日报》。
幼儿教学挂图《公园里的春天》由教育图片出版社出版。
1958年
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与毕业班学生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并创作速写。
为陈昌奉著的《跟随毛主席长征》画插图,作家出版社(北京)出版。
《下放以后》《一段甜蜜的回忆》《侍候人民是最幸福的事》文章插图、速写《谁说姑娘们不能挑满筐》《吃过了中饭》《再来一个“窝窝头”》《休息十五分钟》《传筐》《珍珠舞姬》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9年
为傅连璋著的《在毛主席教导下》画插图,作家出版社(北京)出版。
《陶妹》文章插图和速写《春天》《天鹅湖》《吉普赛舞》《宝石花》《看“吉赛尔”》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0年
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改建为北京艺术学院。协助卫天霖主持卫天霖画室的油画教学。
速写《现代双人舞》《欢喜》《分配的日子》《婚礼舞》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1年
评为副教授。
速写《铃舞》《祝福舞》《觉醒》《阿丽西雅·阿隆索的几个舞姿》《俄罗斯三弦琴舞》和作品《反暴政》《激动人心的战斗歌声》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2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物速写和话剧《神拳》人物速写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3年
赴福建前线写生,并参加《海防之春——福建前线生活速写展览》。
10月,为刘胡兰纪念馆创作油画《战士凭吊刘胡兰烈士》。
1964年
3月,北京艺术学院因调整撤消,与卫天霖、吴冠中、白雪石、俞致贞、张秋海、陈缘督、吴保东、殷恭端等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装潢系任教。
速写《激流勇进》《奇袭白虎团》《六号门》《胡二》《胡二妻》《凯旋舞》《月下舞》《女声独唱》等发表于《人民日报》。
《丰收之后:五幕话剧》(蓝澄著,阿老速写),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9月,《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1954年初版)印刷20次,计168万余张。
1965年
与学院师生到河北邢台地区任县参加农村“四清”工作。
速写《帕花·黛维公主表演的〈莫诺丽亚和波拉绍顿〉舞》《诺罗敦·纳拉迪波王子在演唱中国歌曲》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5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师生在河北省任县参加”四清“工作,(后排右四为阿老、左三为邱陵、左四为黄国强)。
1966年
速写《凯旋》《革命自有后来人》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0年代末,阿老、林枫夫妇和女儿老国梅、儿子老国保。
1970年
随学院师生下放河北石家庄获鹿1594部队农场劳动。
1972年
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调回北京,为国际俱乐部、北京饭店新楼做绘画、装饰工作(至1974年)。
受李苦禅影响,开始彩墨人物画创作。
速写《游击队之舞》发表于《人民日报》。

1972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师生在河北省获鹿县1594部队农场下放劳动,左起:李宝瑞(学生)、袁迈、吴冠中、张国藩、阿老、黄国强、姜玉军(学生)、刘孝义(学生)。
1975年
任装潢系临时领导小组组长。
1977年
组织装潢系教师到广西培训设计人员。

1977年,装潢系教师在广西南宁培训设计人员,(前排左起:梁速征、阿老、柳维和;后排左起:吴冠中、权正环、冯梅、陈菊盛)。
1978年
速写《奥尔坦尼亚组舞》发表于《人民日报》。
在装潢系集体招收1978级研究生7人。

1978年3月,装潢系1977级师生在教学楼前合影。
1979年
9月,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至1982年12月)。
参加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落成典礼。
与张振仕招收1979级研究生简宣义。
11月,兼任装潢美术系主任(至1982年)。

1979年9月26日,参加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落成仪式,在壁画《黛色参天》前合影,左起:阿老(副院长)、张仲康(作者)、方振远(副院长)、王舒冰(陶瓷系支部书记)、雷圭元(副院长)。
1980年
4月,代表学院出席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卫天霖遗作展览”开幕式。
速写《任重道远》发表于《人民日报》。

1980年代,(左起)阿老、李苦禅、马海德、吴作人、白雪石合影于北戴河。
1981年
任装潢系党支部书记(至1983年)。
速写发表于《人民日报》。

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前排左起:权正环、陈若菊、常沙娜、阿老、张仃、杨少先、李绵璐、白振欧、翟树成、陈寒、吴佑怀)。
1982年
带领装潢系和特艺系教师为齐齐哈尔市举办装潢进修班。

1982年7月,装潢系1978级师生合影
1983年
配诗插图《丰收舞》发表于《人民日报》。
1984年
学院成立绘画基础教研室,与吴冠中等人由装潢系调入。
评论短文《寻求自然美》发表于《人民日报》。
1985年
参与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并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与严尚德设计北京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车站大型陶瓷壁画《华夏雄风》。
1986年

1986年9月,时任轻工业部副部长陈士能为学院老教师颁发从事教育工作30年纪念章并合影。
1987年
晋升教授。
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老干部书画会顾问。
1988年
离休。
第一次赴美国,在纽约市东方图书馆举办《阿老民族舞蹈画展》。
1989年
第二次赴美国举办个人画展。
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至2006年)。
1991年
百名书画家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向灾区人民捐赠书画活动。

1990年代,阿老在创作彩墨画。
1992年
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人员赠画。
1993年
参加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的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纪念会。
1995年
参加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的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纪念会。
1996年
《以真挚的感情拥抱大自然——评孟毅的油画风景写生》发表于《人民日报》。

1996年11月1日,阿老先生出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庆40周年纪念大会。
1998年
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时代潮》创刊6周年联谊会。
1999年
作品参加“九州书画院周年精品展”。
2001年
《气节风骨长精神——萧月光作品观后感》发表于《人民日报》。
2002年
与彦涵、吴冠中、白雪石、刘福芳、刘炳森、郭怡宗、杨悦浦等人的新作,参加天香庭院(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原址)美术作品展。
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参加中日“和平—友谊”书画展。
2003年
作品捐赠“首都知名书画家献千幅作品赠白衣战士”公益活动。
2005年
作品《南亚之舞》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转送时任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
2006年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50周年院庆,接受院史编修组访谈,《阿老教授访谈录》发表于《装饰》。
2010年
《阿老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1年
4月,杭间主编的《传统与学术——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史访谈录》收录《阿老先生访谈录》。
12月,在家乡广东顺德艺术展览中心举办个人作品展,并将30幅速写和国画作品捐赠给顺德博物馆。
2012年
小说《小城春秋》(高云览著,阿老插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15年
8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5年8月,阿老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阿老百年诞辰网上纪念活动
总策划:鲁晓波 马赛
执行组:卢新华 张京生 郭秋惠 郑林庆 刘祺 陈颂文 杨洁萍 罗雪辉 冯佳琪
在此向提供阿老作品图片、生活照片,积极支持纪念活动的阿老亲属、李燕、孙金荣、蔡汝震、孙大志、杨墉、吴敏荣以及毛主席纪念堂、刘胡兰纪念馆表示感谢!
纪念文章撰写:艺术史论系
卢新华 教授
年表整理校订:艺术史论系
郭秋惠 副教授
图文资料统筹:张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