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四个一级学科指导委员会协办。竞赛组委会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力图以走向整合的环境意识来克服由于学科分化带来的专业隔阂,从而构建更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审美体系。

2018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的竞赛主题是“模式”,主要探讨面对大变局的形势,人居环境的设计机会。清华大学美术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学生以特有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文情怀,在400余所院校的1715组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三金一银的优异成绩。这次竞赛的成绩既是获奖学生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近年环艺系教学改革的成果。
获奖作者、指导教师和作品

建筑组金奖
作品:奥林匹斯工厂
作者:王勇
指导教师:梁雯

教师点评:王勇同学的“奥林匹斯工厂”描绘了消费空间的本质面貌和未来趋势。现实在作品中被数字技术分解、改变,“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过去与未来都重叠、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今天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微妙变化对未来环境设计问题的影响。图像操作成为作品讨论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对以往和当今空间类型的拼贴、变形、实际上是作者对每一种空间类型的审视和批判,在这样的操作下,环境不再是静止的形态,而是与人关联的动态机制,不仅关系到人的行为,还包含的了人内心的恐惧、焦虑,以及美好的愿望。

室内组金奖
作品:San Junipero
作者:王文武
指导教师:梁雯

教师点评:王文武同学的作品是三年级的课程作业,在此次以毕业设计为主的“学年奖”竞赛中获得金奖可喜可贺。该作品使用空间叙事的设计方法,选取了不同影像作品讨论“情感”问题的片段,作者通过分析这些片段,重新组织了一个“情感医院”。这个叙事空间是对当代青年人在感情面前的欣喜、无奈、纠结等诸多情绪的宣泄。作品具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甚至荒诞、反常,但正是这些相互撕扯的力量,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日常”的空间和环境。

室内组金奖
作品:传统手工艺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姝月
指导教师:崔笑声

教师评语:毕业设计立足乡村复兴语境下的空间设计研究,场地选择在“五金之乡”浙江永康芝英镇。课题以芝英镇数百年五金产业发展为线索,通过对乡村联排祠堂的空间改造,以及手工工房的建筑设计,展开关于五金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展览叙事和产业发展愿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省级文物保护建筑的限制,以及五金文化的传承、展示、体验问题。不同主题不同空间设计语言,在空间、材料、植物、光线、行为、建筑保护等方面均提出上乘的设计思路,同时又能保持在一个连贯的线索之中,整体效果优良。

室内组银奖
作品:内街外巷
作者:张晗沁
指导教师:管沄嘉

教师点评:毕业设计以浙江永康芝英古镇空间体验丰富的院巷群落为对象,通过现场走访、调研,利用当地民居及祠堂内院大、街巷窄的特点,将内部空间外部化。在保持总体自然生长形态的基础上,将原有各个建筑内部的院落加以连通,与外部的街巷融为一体。在提供原有社区服务的同时,适度融入了新型商业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在重新整合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形成了一个院巷合一,既具有传统古镇风貌,又颇具活力的新型乡村社区综合体,对古镇的保护与复兴极具启发意义。
(图、文:环境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