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2022年1月21日下午,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大楼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改为小规模线下学术研讨会。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北京双年展策委会召集人陶勤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担任主持人。
会议邀请了本届双年展在京策委、大型主题绘画作者、参展美术家代表和新文艺群体作者代表等20余位艺术家、理论家围绕主题进行发言。因疫情防控无法到场的国外美术家和京外美术家也录制视频现场播放。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就当代艺术创作与奥运精神、抗疫精神的理论关联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全球化视野下的人文情怀,分享了多元文化之下的独特视角和个性化艺术语言。有的对本届双年展主题含义阐释了独到的个人见解,有的对中外现当代美术创作展开深入的史论研究,有的对本届双年展作品的整体或局部观感发表评价,有的回溯了个人参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过程,还有的对北京双年展提出了中肯建议。主持人王镛提到,本届北京双年展以“生命之光”为主题,从美术角度诠释更加广义上的奥运精神与抗疫精神,抒发了人们关爱生命、向往美好的愿望和信心,以此折射出体育运动、对抗病魔所激发出的生命的力量与光辉。在当前新春佳节、北京冬奥、疫情防控相互交织的特殊时刻,美术再次发挥了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连接人类共同命运的纽带作用,本届北京双年展也必将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长久存留在民族文化记忆中。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担任主持人
《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担任主持人
随后,陶勤副书记代表活动主办方致辞。她指出,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本届北京双年展的征稿应该是有史以来困难最多的一次。即使如此,国内外艺术家们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心系展览,用宝贵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去创作,这些都证明了经过近20年的深耕,北京双年展已深深扎根在各国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组织者的心里,他们用锲而不舍的创作实践诠释了“生命之光”的内涵。在谈及展览亮点时,她介绍本届双年展参展国家数量再创历届之最和世界之最,填补了新冠疫情期间大型线下国际展览空白;奥运精神与抗疫精神高度契合,是历届最切题的一次主题创作;线下与线上展示相结合,为中外观众迎奥运、过大年奉上一道艺术大餐。
一、“生命之光”语境中的当代艺术创作和机制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首先谈到对于主题的看法。他说,主题“生命之光”的“生”既包含自然生命,也包含社会生命。而这个“生命之光”的精神既是体魄的生命,更具有精神生命的内涵。他还提到本届双年展的雕塑作品视觉鲜明、气韵生动,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展出的中国画既有大场面的主题性创作,也有细处描绘生活化场景,同时积极借鉴传统和国外历史题材,很有感染力,象征手法运用得很别致。
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刘曦林递交了书面发言,认为“生命之光”是个多面的丰富主题,可从正面、侧面多角度予以表现,但不都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现生命的价值和生命活力。他还特别提到多件国外作品将植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联为整体,在艺术思维上更倾向于中国哲学,做到了“听弦外之音,思象外之意”。这种藉由自然物与人的精神的同构关系产生的巧妙构思,令人不禁联想到对生命、对自然的敬重是全人类的共同大爱。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庚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庚论及展览观感时认为,本届北京双年展得以如期开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参观时能明显感到无论中外作品,都紧扣“生命之光”这一主题,特色非常鲜明;多个特展补充丰富了主展内容,令人视野开阔。他还认为,绘画语言、艺术语境、主题特色这些因素通常能在展览中与时共进地相融合是非常困难的,但北京双年展的策划和展出效果实现了这一点,并以最大的尺度容纳中外数百位艺术家们的创作,成功地做到了主题性和视觉性相统一。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代大权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代大权表示,从国画水墨线条的运用中,从油画绚丽丰富的色彩中,从版画刀刻斧凿的形象中,从雕塑空间体系的塑造中,不但看到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理想,也看到促进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精神与体魄之间和谐发展的主题。这样一届强调主题性、公众性的展览为艺术在时代与社会的框架中,如何以个性的视角去表现共性主题,达到相辅相成、相异互动的目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板。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王宏剑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王宏剑从人类历史的高度,指出美术与科学、体育一样,可以超越地域、文化、社会结构、思想意识,成为人类共同价值的载体。“生命之光”的主题不仅是指运动,还泛指人类文化行为和生存行为,给创作选材提供了足够的开阔度。而且,影像、装置等艺术门类开始在双年展崭露头角,是难得的突破。他引用哲学家克罗齐的著名观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来评价北京双年展,认为北京双年展就是有精神的当代,也是有精神的未来。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孙立新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孙立新谈及三点,一是“生命之光”作为一个非常完美的主题,唤起了各国艺术家的良知、激情和创作灵感,让艺术的感染力超越了时空和国界,凝聚了人类的共同理想、架起了中国美术与世界广泛对话的桥梁;二是进入了语言的空间,让双年展呈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各国艺术家都是在吸取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造型语言,运用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主题的理解;三是入选的作者以中青年为主,体现出北京双年展扶持青年美术人才的探索精神。
中国美协理事、教授马书林
中国美协理事、教授马书林对本届双年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展览所呈现出东西方艺术异彩纷呈又相互渗透的状态,更加坚信世界文明是多元的、人类心灵是相通的。这种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主张,正获得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美术家们的认同和拥护。同时,他也提出在国际美术交流中,如何使各国本土当代艺术在传统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如何能更好的建构起东西方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对话的交流平台,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美协理事、教授张晓凌
中国美协理事、教授张晓凌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双年展的感受,即从中看到了体制性的力量。他谈到,如果没有体制性优势,中国的抗疫、北京冬奥,甚至是双年展都无从谈起。因此不能空泛讨论一个体制的优劣,而要从实际效果来评判。中国的体制自然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他从理论家的视角,建议北京双年展研讨会可吸纳策委以外的中外著名的批评家、理论家、策展人参与;他还着眼于世界科技进步给美术创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提出北京双年展可尝试借鉴世界最前沿、最优秀的艺术手段、艺术材料和展现方式,以赋予展览新的活力。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包林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教授包林谈到北京双年展的定位时,指出中国美术自身的审美构建与西方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社会在当今特定历史阶段所体现出的独特性,反映到北京双年展中就是对于架上绘画和雕塑造型艺术的坚守,这种坚守难能可贵。从主题来说,展览体现了全世界美术家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共同的情怀成为弥合不同文化间分歧的重要支点。最后,他提到要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情怀,为平衡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胡伟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主任胡伟指出,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全球新冠疫情流行的两年中所创作的,无论中外美术家,都在这场人类灾难中表达出关爱生命、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和信心。“生命之光”的主题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表现形式多样,艺术风格新颖,虽然绘画语言各异,但在整个展览结构中形成自然的融合互动,展现了近年来中国美术走向世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随后着重点评了几件参展作品,印证了对于本届双年展的积极评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洋表达了北京双年展征稿创作期间,因疫情防控无法采风写生心生遗憾。他立足自身创作视角,谈到展览呈现的主题性作品中,工笔绘画尤为突出,大大拓宽了传统冰雪运动题材的表现视域,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取得了喜人成果。但同时也看到,入选的写意人物画数量较少。冰雪运动的动态非常强烈,起伏变化大,写意人物表现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亟待拓展对这一主题的写意表现空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讲述了一则古代中国和希腊美术家绘画竞赛的传说故事,引出当今中外美术相互映照、共存共生的现状。他提到,人类从未有过被疾病逼迫思考自身处境的时候。当前无论何种人等,都面临史无前例的病毒威胁,这届双年展记录的正是这一段非常独特历史。如同受疫情影响,部分无法到场、只能用显示屏循环播放的国外作品一样,特殊的展陈方式传递给观众一种异样的观感,被赋予了纪实性的色彩。他总结道,生命短暂而脆弱,但艺术的生命之光将永恒。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谈到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本源问题,即利用机器、电脑和科技进行不断结合发展,还是回到人本身。他认为,过于高科技的艺术样式,有时反而是一个游戏。科技应当被人所掌握,只能成为人的辅助,而不能反过来。现在所谈论的艺术形式一定应是以人为主体,借鉴技术力量来完成新的创造。北京双年展聚焦架上绘画和雕塑策划的理念,应当坚持下去,这可能也是对古老艺术门类担负起的历史责任。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从中外美术作品各自特点入手,阐述了当代国际艺术的现实生态。他谈到,中外美术家的创作习惯不尽相同,国外美术家更倾向遵照个人习惯进行发挥,不太注重主题性创作。而因新冠疫情,世界各国民众不得不面对共同的疾病威胁,因此产生了这么一个全球性主题,展览某种意义上也是新冠疫情主题绘画的集合。从人类的历史和艺术史本身来讲,这个主题创作或将成为人类艺术史上重要的遗产。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韬将北京双年展的定位更进一步,提出不仅要坚守美术形式,甚至要提高到对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坚守。现实主义实质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就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人本身、对国际事件、对世界发展的现实关注。我们可以用各种艺术手法可以多样呈现,但在艺术精神上要把稳自身,做到守正创新。他还提到组委会着重抓的中国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件大型主题创作,以巨幅壁画般恢宏的气势、极为丰富的画面内容,突出的艺术水准,宣示“生命之光”主题,给观众留下极为震撼的视觉印象。
二、紧扣主题分享策展及创作感言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策展人郭小晖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郭小晖作为本届双年展女性艺术家特展的策展人之一,以“细嗅蔷薇——生命的艺术”主题,讲述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中所共有的细腻、温润的情感表达,展现女性艺术家关于身体、性别、文化传统、道德权力的建设性思考,开拓新的理论研究范式,提供有关女性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中国经验”。她表示,北京双年展用充满生命力的女性艺术创作宣告人类信心和勇气的回归,用绽放生命的光辉战胜疾病的侵袭,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展艺术家王学贤
参展艺术家王学贤在讲述创作主题绘画《体育强国梦想激荡》的故事时,显得颇为感慨。持续大半年创作历程,从构思阶段就充满了艰辛:300多个画面人物、16个不同场景的时空转换,要涵盖包罗万象的历史与现实节点,考虑讲故事的角度、串联红色基因与当代体育精神等丰富元素。每次改进几乎都是颠覆先前的创意构思,就连作品标题也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整画呈现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冰与火的融合,体育的生命之光和历史的时间之轴最终落脚在北京冬奥的“画眼”之中,呈现对生命的礼赞。
参展艺术家刘向华
参展艺术家刘向华长期从事数字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此次参展的影像作品《冬奥流光》运用3DMax数字技术将二维水墨形态的冬奥运动人物造型进行动态化、多媒体化展示,体现了传统水墨语言与现代影像的有机融合。他强调,随着信息技术与艺术的日益融合,尤其新冠疫情造成空间隔离、日常生活网络化程度迅猛加深的新形势下,影像艺术要更加深度融合新的信息技术、拓展新的内容与形式,开拓新的艺术创作空间。
参展艺术家娄晓波
作为新文艺群体代表,娄晓波的参展作品《奥林匹克的历程》描绘了全世界25个奥运场馆,以此展现奥林匹克历史积淀与厚重精神。他提到,每一届奥运会都在世界范围内激励着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为艺术创造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和广阔的舞台;艺术也反过来升华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参与塑造人类健全的身心。两者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过程中创造着各自的繁荣。他坚信,体育与艺术共同浇灌的生命之花,定会更加鲜艳灿烂地绽放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里。
三、世界维度下美术发展形态
澳大利亚华裔艺术家沈嘉蔚的作品《伍连德,抗疫战士》在当前全球疫情环境下显得十分切题。主人公伍连德在上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东北瘟疫之时,临危受命,冒死出征哈尔滨指挥抗疫,迅速将瘟疫扑灭,令世界医学界为之刮目相看。作品将伍连德重新带回国人记忆,而作品本身也正是沈嘉蔚在实施封城隔离措施的悉尼家中完成的。虽然当前澳洲疫情远甚当年鼠疫,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白俄罗斯艺术家苏拉耶娃·娜塔莉娅用画中系着红丝带的树表达了对生命的祈福。在疫情未降临时,娜塔莉娅曾游历河南登封,看到寺庙中的树上飘扬着鲜艳红丝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全球疫情四起,她回想起这个吉祥、喜庆的场景,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她认为,树木是人类精神文化最普遍的象征之一,是生命、和平的化身。作品力求展现宁静、吉祥、大爱的氛围,提醒人们春天即将到来。
法国艺术家、资深策展人雷米·阿龙说,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格外振奋人心,艺术家在绘画中领悟光的意义,感受到生命之光的强大感召。他谈到,如果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声,向生命之光敞开大门,那么艺术家就应当将这种光芒投递给每一位受众,展现对生命的敬慕。北京双年展将体育与艺术紧密相连,有利于艺术家们展现自由与情感,追寻和谐与精妙,并深化各国团结和友谊,促进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对话。
巴拿马艺术家拉莫斯在视频中介绍,巴拿马位于美洲大陆中部,自建国以来便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可以说是不同民族的大熔炉。正因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使身份认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艺术家们也是在身份认同的驱动下,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间的往来和交流,借助美术创作探讨、解决这些文化难题,并试图创造新的美学样式。这种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与北京双年展的理念相一致,而北京双年展的举办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俄罗斯艺术家扎哈罗娃、佩克舍娃合作的影像装置《命中注定》融合了影像表演、装置艺术和大地艺术。作品利用海洋自然环境进行布景、表演,诠释出个人、国家的故事,甚至是全人类的故事。她们提到,过去的两年疫情席卷全球,给国际艺术家合作、创作和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北京双年展是一个填补空白、迈向后疫情新世界的绝佳机会。所以,《命中注定》是一次重要的握手,尝试提振人们的勇气,体现生命之光。
瑞士艺术家伯纳德·加罗已多次入选北京双年展,他这次带来的作品《归还美景》以家乡阿尔卑斯山景为素材,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题。他指出,当前全球加速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不仅破坏风景,也威胁到未来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凭借其传播的力量,必须参与正在发生的变化之中。他呼吁,艺术家必须承担起人类共同命运的责任,寻求更为积极的生存方式,保护环境,重获美景。
主持人尚辉总结本届双年展有两点值得铭记,一个是全世界的架上艺术家聚焦人类面对的疫情问题。有如此多的作品共同记录这样时刻,毫无疑问是在美术史中不可替代的;第二个是北京双年展背后的体制优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居然能高质量地举办,证明我们艺术体制的强大组织力和凝聚力。他还谈到,策委们表达出了对已举办九届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进行总结的共识,未来将择机深入论证展览在国际视野中的独特价值和位置,为第十届北京双年展打好坚实基础。
研讨会嘉宾合影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奥运精神和抗疫精神的响应和践行,同时也为中国美术家提供了广阔而又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交流平台。研讨会对北京双年展的定位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在“生命之光”这一宏大叙事语境中,中外美术家们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和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展现全球化视野下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人文情怀,拓展了双年展的学术视野。正如陶勤副书记所讲,中外美术交流要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挖掘描绘交流传播更具普遍价值尺度的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构建中国艺术对外话语和叙事体系,让国外受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文化认同,真正了解“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