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23日、24日,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吴曙峰为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残疾人紫砂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学员作题为“提梁紫砂器制作技艺”的专业讲座与操作演示。
渊于自幼的耳濡目染,吴曙峰赋予了紫砂特殊情感,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入紫砂行业,在他学艺那几年正值紫砂行业低迷期,在这样的大环境里磨练了吴老师不急不躁、踏踏实实的从艺心性。吴老师师从其叔叔吴群祥(顾景舟大师弟子),在叔叔的精心指导下积淀了深厚的紫砂传统成型技艺的基本功。专业艺术院校里系统的理论学习、扎实的技艺基本功及乐观的从艺心态为吴老师的紫砂艺术创作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级工艺美术师吴曙峰
关于工艺技术与工艺思想的关系,讲座中吴老师作出了自我的见解,他认为紫砂是一门工艺要求极高的手工艺艺术门类,工艺技术的掌握尤为重要,它是表现创作思想的基础,没有工艺的支撑,创作思想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局限,同时也指出工艺思想才是创作的灵魂,也是手工艺艺术作品最终所要追求的内容,它们关系相辅相成,他希望学员在紫砂创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学习紫砂制作工艺,同时也需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思想。
吴曙峰用“素面素心”来形容自己的作品,质朴是他作品中最想表达的情感。他认为壶如其人,功在壶外,作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修为能决定作品的高度。吴老师在讲座中表达了人格品德应与紫砂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创作思想,并提出在紫砂创作学习中切勿急功近利,应时刻秉承正值、乐观、朴素的从业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创作实践。


课堂演示
吴曙峰老师以自己的作品《平湖秋月》为操作演示的范例,为学员详细地讲解了身筒成型、提梁把手制作、嵌入式口盖的制作技巧以及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把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处理提梁部件的不同方法作直观的对比。在演示中,吴老师还特别指出,学会根据不同需求制作相应的工具是制作紫砂器中重要的一种能力,在不同的工艺要求下对工具作岀不断的改良,可以使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所要追求的效果,这也是紫砂工艺思想所蕴含的重要内容。紫砂制作技艺之所以不断的成熟与发展,与历代紫砂人凭借自身的制作经验对工具进行不断的改进是分不开的。


演示步骤

主讲人:吴曙峰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师从景舟弟子吴群祥先生,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系,现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文化创作研究。作品多次获各种奖项。
(图、文:陶瓷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