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分享

陈岸瑛参加“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新民艺论坛”
2022.05.25

主 题|

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新民艺论坛

议 题|

一 |在地之美——中国当代乡村文化中的世界与本土

二 |民艺新生——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可能性

三 |乡土之道——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价值复兴问题

现场嘉宾|高世名 吕品田 陈永怡 连 冕

线上嘉宾|左 靖 卢 震 陈岸瑛 梁克刚 翟明磊(按姓氏笔画排序)

学术主持|杭 间

论坛策划|刘一蓝 李计亮 雪润枝

论坛时间|2022年5月14日 下午13:00-17:00

论坛现场|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会议室

论坛回顾|

杭 间 |论坛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馆总馆长

最近两年疫情肆虐,同时贸易战也使得全球化进程受到了质疑,这就使得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论题更显重要。“在地”有一个明确的对应就是“全球化”。最近几年关于城乡关系的讨论,已经超越了原来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乡村问题的讨论,全球化、本土化、在地化等角度的切入,使中国乡村问题在新的情境里有了更进一步的意义。尤其疫情之下,乡村问题、城镇化问题都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城镇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在地之美等问题,从文化上看,尤其具有深刻涵义。

中国的乡村问题历来是现代化进程当中的重要问题,大家都知道一百年来无数先贤各有角度,为此做过很多努力,因此这次论坛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的道路”,我们希望总结历史经验,在前辈的实践经验上继续前行。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1928年在杭州创办的时候,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就是希望“美育救国”——通过美的生活的改善提高,来唤起民族和民众,晏阳初、卢作孚、陶行知、梁漱溟、费孝通等先贤们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乡村教育、实业救国、生活改造以及中国作为长期的农耕社会国家在向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努力,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在地之美——中国当代乡村文化中的世界与本土

嘉宾|高世名、吕品田、连冕、梁克刚、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题 目|吾土吾民的生活

中国在现代百年历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巨大变化,是从乡土社会亿万小民们的生活层面开始发生的。近四十年来,激进的城镇化过程中,乡土社会的现实内涵却在逐渐流失。为此,许多前辈都在乡村建设这个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前赴后继的实践,但是基本上都是由精英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的驱动,大多数都希望以一个教化的体系来取代行政的体系。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和种种原因,都没能有效的持续而中断,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乡建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

乡村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当代社会激进发展的过程当中守住乡土文明的根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陷入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陷阱,只有把乡村问题和乡建实践纳入到现代性的思考框架之中,一同作为现代观和发展观的核心命题,才能形成中国本土的现代性议程和自主的发展道路。

要复兴乡土,首先先要理解乡土。在这方面,除了温铁军老师的长期实践,我还非常关注历史人类学领域所谓的“华南研究”,也就是中山大学陈春声、刘志伟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华南研究的三十余年,就是为了要捕捉和呈现一种来自百姓生活的,日常的力量,以建立起一种自下而上的、从人的行为出发的对于生活史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史的感知和认识。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中国的社会肌理、伦理形式。这个对乡土文化的复兴非常有启发意义,非常有贡献。

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坚持乡土为学院的办学理念。要修复中国乡村日益被掏空的社会,就需要真正地调动起老百姓自身的愿望和能量,重新建立一种有情有义的社会伦理,重新建立一种足以抵抗资本空间的再生产和资本扩张的发展模式,一种足以抵抗都市化欲望机制的生活和生产的方式。以乡土为学院不是自上而下的艺术下乡、设计扶贫或者当代艺术界非常熟悉的所谓的“社会参与”,甚至也不只是狭义上的社会美育,这是一个艺术教育与乡土社会相互成就的过程,需要我们扑下身子,重新唤起群众的创造潜能。

也只有这些扎根乡土生活的实践,才能够让我们这些学院中人跳出艺术界的小圈子,跳出当代艺术生产、文化消费的单行道,从乡土生活中体验到另一种精神生产的可能。因为在中国人的乡土生活中有一种平静而广大的演进的力量,一种朴素而不息的创造的力量。我们的责任就是去呵护这种力量,去复兴这种力量,去保卫这种力量……

吕品田|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

题 目| 激活民俗: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路径

中国乡村文化的在地保护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在国际视野中,它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具体实践的支撑点。其次,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从文化地理角度说,乡村文化在今天对于我们保护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具有孔夫子所讲的“礼失而求诸野”的意义。

我们的先民在历史过程当中建立起一系列和水土、生产实践、气候、特定地理条件环境有关的祭祀、祝祷、迎送等大量民俗活动,我们今天说的很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口头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手工艺都依存并且交融于这些民俗活动,是参与到民众生活中的文化形态,是生活化的艺术。这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乡村文化在地复兴,必须要掌握好规律,尊重原先的社会生态环境。《礼记》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强调统一性、教化性的同时要尊重习俗,尊重民众长期以来的习惯,因为这些风俗和习惯不是凭空捏造的东西,而是因地制宜,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我们应当汲取礼治经验,不靠简单的行政手段来推动全民的教化问题,而是通过民俗,以文治的方式,实现文化的建设。要改变以前那种文化下乡、艺术下乡的思维,认为老百姓只是受教育者,是被灌输对象的错误认知。

连 冕|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题 目|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

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做了大量的乡村建设试验,影响十分深远,这期间他认为农民青年的训练是乡村建设的根本基石,而所谓的下乡工作不应是救济,而是对于农村的深切关注并全范围促进乡村的自觉发展。

晏先生也认为,应当通过政治化的行为,对乡民、乡建的工作提供实质帮助和资助,继而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合一的方式来推行社会教育。至于晏阳初先生的思想,是受到早期对于“苦力”的切近观察而逐步产生的,他非常深刻地体悟到苦力有善性,有苦力之力,这种善性和力量事实上是建立在传统的礼治善性的基础上,同时这种“力”的发扬是一种对平民的信任,对平民卓越品质的一切可能性的尊重、褒勉与推传。同时,晏先生所云的“农民生活科学化”,与蔡元培先生所讲的“以美育代宗教”不谋而合。事实上,晏阳初先生早年也讲到乡村建设的社会结构性,提到了一些他重点关心的问题,包括文化、教育、农业、经济和自卫方面的发展,他希望最终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合一的方式来施教。

我这几年也反复强调一件事情,希望将我们的美育工作纳入到家庭培养当中,系统充实到甚至是保姆、阿姨的业务培训当中,让这些能够帮助家庭生活力恢复的人员也能有美育上的发展——接受美育的培养、灌输。晏先生对此曾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炼,讲到“六大教育目标”,即劳动者的体力、专门家的职能、教育者的态度、科学家的头脑、创造者的气魄、宗教家的精神。这是20世纪40年代时他说的话,到如今,我认为宗教家应该替换为一种“美育家”的精神,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希望在家庭护工、保姆的教育当中能够促成美育,进而将家庭生活美育化。也因此,可以说,晏先生为当前蓬勃发展的艺术乡建新浪潮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问题的角度。

首先,我们尤其是艺术院校现在广泛进行的艺术乡建,实际已经是一波非常重要的新国际化行为。第二,去精英化问题在晏先生的理论中就是新青年化的问题。第三,我希望我们的工作是去矫饰化的。这种去矫饰化的工作最终指向的,是一种新物质化的可能。第四,我们还应该关注“去学科化”的、跨学科化的新乡村建设。我们最终的目标实际应该是建立一种“礼俗合一、艺教合流”的,新的学科共同体。

梁克刚|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智库专家

题 目|让乡村更美、更有趣

一、重新认识“民国建设”的经验与方法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等民国大知识分子曾经倡导践行的“乡村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当时全国乡建大会曾有一千多个团队出席,其规模并不比现在小。但今天乡村的问题与民国时代差异很大,民间力量无法介入乡村行政治理和教育,只能更多地参与推动环境整治美化、高附加值农业、乡村闲置资产(土地、房屋)的盘活利用、在地文化的研究保护以及乡村文旅的推动。

二、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改变导致“民艺”、“民俗”衰落农耕是乡村生活的核心,传统乡村的民艺、民俗就是过去服务于农耕和乡村生活的技艺和风俗,比如农具及生活器具的手工制作、节气和节日的庆祝及民间信俗的传承。而现在农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民艺”、“民俗”必然面临着散失中断的危机。一方面需要抢救性地研究整理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一些与时俱进的“新民艺”、“新民俗”,比如我们在安徽铜陵的犁桥村邀约先锋导演和现代舞家为村民创编的稻田演艺项目“丰谷颂”。

三、打造新场景吸引返乡人、新乡人、新旅人破解人口流失和“空心村”乡村的衰弱就是人的流失造成的,乡村的出路,关键在于人的回流,我们目前的实践方法往往是在乡村再造一些能够吸引人回来置业创业、吸引人来消费休闲的场景。出去的原住村民不一定愿意再回到乡村,我们要推动的人才回流也不一定局限原村民。通过打造新的场景,比如精品民宿、乡村咖啡馆、乡村剧本杀店等,吸引城市年轻人来创业。吸引周边城市里经济条件极好,不需要朝九晚五通勤的、想要享受田园生活的人群,或者是不喜欢大城市生活节奏和压力的文化人艺术家,形成原乡人、返乡人和新乡人融合的新乡村生态。他们都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做贡献,成为当地新在地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四、创造新的在地文化再造乡村活力中国至少有40多万个村落,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的乡村已经没有了“民艺”、“民俗”。我们在安徽参与的铜陵犁桥村,就是一无所长非常普通的村子,非遗、老房子等都没有遗存。这就是中国90%以上的村庄的现状,真正有古民居、非遗、传说和名人的村子寥寥无几,占比非常小,而且作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是不是也不能仅仅去挑拣那些有各种文化历史旅游资源的乡村去振兴,恰恰是那些啥都没有的差村、破村、穷村才更需要振兴。不能只是简单地强调原有的在地文化还要根据乡村文旅的发展创造新的在地文化。

乡村振兴最可行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没有好的资源更要通过场景创新发展乡村文旅,满足周边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需求。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让乡村更美、更有趣、更有个性、更有传播的“爆点”,不要抵触“网红”,网络时代,信息的海量传播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首先在乡村制造一些传播的理由和内容,帮助它传播出去,有了知名度才能带来客群才能转化成实际的收益。

二 |民艺新生——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与文创发展的可能性

(二)嘉宾|陈永怡、陈岸瑛、翟明磊

图片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馆长、教授

题 目|农民画与乡村振兴问题

“在地性”是指尊重特定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文化,尊重土地上的人、生活和愿望,重在激发村民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而不是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经验;而复兴的则是千百年来承续、且依然在今天保持生命力的乡村特质,而不是城市精英想象中的乡村。从乡村建设先驱熊佛西、郑锦等先生的在地性实践中能够看到,乡村建设和美育的实施并不是要同化村民,让他们去欣赏高雅的文化艺术,而是用其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水平,进而反哺其特有的文化。

以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为例。虽然其产生有政治性因素,但今天作为一种新非遗,它不仅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而且也表现新农村、新风貌,如直播带货等,更展露了无法通过专业训练而达到的创作的原生状态。作为一种乡土艺术形式,要警惕今天评奖入展对它的异化,保护它的乡土基因和朴素情感,保护文化的多样化和本真性,以抵抗城市化的千篇一律。在创作引导上,要鼓励新生代农民画家尽可能自觉地从民间、土地、民俗中获得养分,创作富有田野激情的作品。

复兴要靠人,要有人,衢州的余东农民画村构建了一个以艺术振兴乡村的系统工程,给人以启发。余东作为浙江省乡村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正努力通过社会善治擘画新乡土社会的未来图景。它首先通过构建独特的乡村生态环境,恢复并重构“里仁为美”的社区环境;其次以生活方式唤起新的返乡,让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在余东找到安居乐业的方式;最后以审美自觉带动治理创新。即以农民画为依托,唤起当地人的审美觉醒,借由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整治美化,推动生活方式的复兴,最终培育起乡土自信,激发自我管理和自发建设的力量。图片

图片陈岸瑛|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题 目|费孝通对于当今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费孝通先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中国社会的变迁。他对当今乡村建设的方法论启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志在富民的学术抱负;2.立足于在地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视角;3.长时段的区域文化历史视角。

费孝通的社会学研究,从乡村开始,再到小城镇,进而到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到全国一盘棋,最后到天下大同。1983年,费先生重回吴江县调研后写的《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对当下的中国乡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乡村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乡村发展离不开毗邻的小城镇,乡村建设需要在县级层面整体谋划。在这篇文章中,费先生分析了五个特色镇,如震泽镇从过去的商品流通中转站发展为今天的县经济中心,盛泽镇从过去的家庭手工业中心发展为今天的县丝织工业中心等,不同的乡镇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功能定位。以云南鹤庆县的乡村手工业为例,以往只注重其中的新华村,如今应在非遗整体性保护和全域旅游视角下建构“一村一品”的差序发展格局。

费孝通关心的是“工业下乡”问题。套用这句话,如今的艺术乡建、乡村文化建设也可以说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下乡”。而这并不意味着用城市文化殖民乡村文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费先生即指出“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既然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并不处在社会末梢的乡村,那么乡村文化重建,就不能脱离与城镇的互动。但是,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以迪士尼乐园、横店电影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前者是在地的,后者是脱域的。我们需在小城镇、在乡村的实践中探索新的文旅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乡村文旅都是乡村文化复兴,如空心村是不算的;村里有人,特别是有年轻人、有非遗传承人才满足乡村文化振兴的条件,例如贵州云南的某些村落。图片

图片翟明磊|2000年至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2011至2021年任汉声出版社编辑上海负责人

题 目|关于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的两个建议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秉持一种科学的态度,既不能将传统文化贬斥的一无是处,也要避免过度的吹嘘,陷入民族主义陷阱,与世界文化脱节。胡适当年说的传统文化的“夸大狂”们,我们现在有没有?如果传统主义是闭眼的,看不见普世价值的。在非遗保护上,我有两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 非遗项目的真实性。我们在非遗保护的意识上大体是正确的,但实际操作中会有钻漏洞的情况出现,杜撰一个假的继承人或传说故事。相关部门应当成立一些由真正懂艺术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组织,对于非遗、传说、传承人的真实性进行甄别。例如北京的某京绣传人,东西目不忍睹,就因为她父亲确实是宫中绣匠,她既没手艺也没热情,她就评上了!还有个灶王爷传说,说灶王爷是个村的张各庄的,原来当年镇里要搞灶王爷文化节,就杜撰了传说,一年年就这么评下去了。行政体系评非遗,许多就是靠关系上去的。文化啊还是要靠有生命与文化热度的文化人把握,应该让像黄永松,杭间,冯骥才,左靖等行家领头建平台。还有部分真正的民间手工艺没有被纳入体系,由于不为人知,和继承人的缺失导致手艺失传,非常可惜。比如松阳梦花纸手艺人张祖献,没有列入政府的网络,现在中风了,手艺就要失传了。

第二, 传承人的问题。传统技艺的传承中,学徒生涯非常辛苦,往往学三年。像苏州房志达,是年画刷印传承人,十五岁当学徒,一天师傅让他做事,他反应慢了一拍,师傅捡起秤砣就往他头上飞去。他一歪头,秤砣砸在他脚背上,乌青三十年才退,平时他一懈怠就看看自己脚背。加之师父对于手艺往往有所保留,导致了传承的困境。一个师傅传百分之九十,再传又是百分之九十…几代下来,如何是好?现在师傅有非遗资金,但学生没有保障,人家买东西又冲师傅去,所以招学生很难,师傅也没动力。如果有一个学徒基金,能够给老师和学生提供经济保障,共同管理,把资金注入到非遗传承的关键点,将非遗传承活化,不能只作为一个政绩项目对待。

三 |乡土之道——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价值复兴问题

(三)嘉宾|左 靖、卢震

图片左 靖|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

题 目|乡村工作:以大南坡为例

乡村建设需要有一个总体性的乡村社会设计。因为乡建工作涉及到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社会力量的动员和团队协作的结果,单靠个体、文化团队或者设计团队是远远不够的。蔡元培、晏阳初、卢作孚、梁漱溟、费孝通、陶行知等先辈,他们为乡村建设所做的工作和思想的高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作为第一线的乡村工作者,我们的工作相对具体而微。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原则”和“四个生产”。三个工作原则是:一是服务社区。立足社区,结合地方需求,利用团队优势和社会资源为社区提供服务,为这个地方服务。二是地域印记。团队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地方展开,带有当地的特殊烙印。我们不是空降一个跟这个地方毫无关系的东西,而是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打上了地域的印记,也就是工作围绕着地方展开。三是城乡联结。城乡联结就是勾连城市和乡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具体的路径就是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

四个生产。一是关系生产:社区内外的结构性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它是其他三个生产能够进行的基础。二是空间生产:空间生产指的是创造具有当代文化交流功能的新的公共空间,通常是以改造旧的或废弃的建筑,并赋予它们新功能来实现。三是文化生产:就是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等跨学科人士,围绕当地民风民情而创造的各类作品或者研究成果。四是产品生产。利用本地物质条件和文化资源设计生产出可供销售的产品。在实际的操作中,产品生产难度最大。

中国的乡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和周边几个国家的乡建不同,他们是民间的力量在主导。所以在中国做乡建工作,还要学会和政府沟通、协调,以保证一个项目的顺利落地和推进。从碧山到大南坡,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努力拥抱自己心中的“乡建理想”。通过引进独立设计师和品牌运营团队,以美学为引领,在美学实践、公共文化、儿童美育、建筑改造、民宿产业等方面全面发力,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美学新路径和乡村振兴样本。

我们的工作路径是,往乡村导入城市资源,向城市输出乡村价值。目标方向是强调文化的创造力和可持续性,培养社区的文化自觉、增加村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改善地方的文化环境等等。其中“文化自觉”也是费孝通先生强调的。

图片卢 震 |天台黄水·龙溪书院、磐安榉溪·杏坛书院主理人

题 目|榉溪村在地复兴的可能和机遇

榉溪村位于浙江金华磐安县大盘山的南麓,有非常深厚的历史人文典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还有一座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榉溪孔氏家庙”。全村1200多人基本上都姓孔,是“靖康之难”后从山东曲阜迁到这里的。890多年来,以这个小山村为中心附近六县一市5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将近两万五千多人从这个村子分迁出去的孔子后裔,是中国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被称为“婺州南宗”。当年在评审国保单位的时候,也是深深震惊了罗哲文、吕济民、谢辰生三位老先生。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村子的老建筑基本上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

我是2017年来到这个村子,着手恢复南宋时期的杏坛书院。希望通过把书院的历史转化为实体的空间,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铭记民间书院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去年筹建了主题为“一个人的村庄”的榉溪图文展,就是希望通过记录这个村子28个真实的日常人物故事,给村子里的孩子多留住一份乡愁……

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文化在地复兴,特别在一个具体的南宋古村落身上,有哪些真实的事情发生?有哪些更好的方向和道路?如果这样的一个古村落,它的乡村文化在地复兴都无法得到民众一致的关注和有序尊严的推进,那就值得我们大家去一起深刻反思和探讨。

走进婺州南孔·榉溪村 在地百姓文化故事

讲解人| 卢 震图片

主 题|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历史前驱的经验和今日道路|新民艺论坛

刘一蓝 |主策划 项目缘起

乡村在地文化的复兴,是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界先贤不懈探索并为之奋斗的命题。地处东亚大陆核心的中国,数千年来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农耕文化,凝聚了宗法社会、物候经济以及阴阳哲学、儒家思想为主的文化体系,并创造了古代社会辉煌伟大的文化成就。但是,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奉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文化体系,遭遇了西方以资本逐利为目的的强权扩张的冲击,曾几何时,农耕的乡村受到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宗法解体,经济落后,民生凋敝。具有几千年智慧积淀的乡村文化是否真的已经落后过时?以蔡元培、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先贤们先后做了孜孜以求的探索,他们或从生活启蒙,或从乡村教育,或从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前赴后继的探索,所产生的思想,即使在21世纪仍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在当代努力解决城乡矛盾,致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在乡村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我们回顾历史经验,并由此思考新时代的乡村在地文化复兴,具有全新的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从1928年成立国立艺术院算,以艺术致力于社会美育为己任,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秉持美育救国、为艺术而战的教育理念,发展建筑、手工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长期积极主动参与中国乡村和社会生活改造实践活动,并有许许多多的成功事例。

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与潘天寿纪念馆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以本届主题“博物馆的力量”为切入点,邀请数位卓有成就的相关专家学者、实践者、艺术评论家,一起畅谈“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问题。

李计亮|策划成员

“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主题具有时代价值,邀请嘉宾所讨论的问题不仅呈现中外个案,更在具体实践中探寻方法,总结经验。特别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活方式,若不能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之互融,文化复兴将是艰难的。其中,生活方式、人情世故、生态景观、文化自觉、艺术生产、乡土学院、精神重塑、礼仪信仰、生态文明、百工记忆、价值观念、时间秩序、多样共生等关键词,已折射文明的多重要素。

在社会学意义上,面对民生、民风、民情、民俗、民艺等构筑地方文化生态。文化复兴在重拾传统的基础上进入社会空间,其长效的自觉性在于创造新的文化启蒙或生产的价值。当然,我们在今天并非给予答案,而是更多地提供反思或转变可能,这才是“新民艺”论坛的重要意义。

雪润枝|策划成员“乡村文化建设”这一延续百余年的社会大众改良实践,是当代社会对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社会建设进程的积极参与并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发扬中推进的伟大实践。在回望乡村建设的脉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乡建先贤们的远大理想与艰苦努力,其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在应对世界现代化的大潮时,自发生成的社会改良性质的乌托邦理想与社会实践。面对今日,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乡村民众和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正联合起来,以“社会参与乡村在地文化复兴”的形式,不断往返于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政府与民间、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广泛地带。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重新认识,进而发掘并创造出更为多元的文化振兴的可能性。

这股力量正通过现代化方式,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产业,探索文创发展并以之振兴乡村经济的可能性。基于对民族性与本土性的强调,提炼乡土社会的纯真和自然,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以“民生幸福”为目标,复兴乡村的诗性与知识性,构筑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新的文化精神空间。图片

图片

2022· 5·18 国际博物馆日 系列活动 新民艺论坛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潘天寿纪念馆

总 策 划 杭 间 余旭鸿 陈永怡

策划执行|刘一蓝 李计亮 雪润枝 杨 翔 祝森生

联合支持|

中国美术学院

美丽中国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研工部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提供:艺术史论系教授 陈岸瑛

转自: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

100084

© 2024 九游网页版登录入口,九游(中国)